央廣網北京11月12日消息(記者馮悅)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往屆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都是先召開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和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第二天再舉行有美俄參加的東亞峰會,但這次首先召開的東亞峰會,會議順序的調整是出於什麼考慮?外交學院亞洲研究所所長魏玲表示,此次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的順序改變主要是受最近在亞太地區密集召開的三個會議會期影響做出的調整。昨日(11日),北京召開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緊接著美國總統奧巴馬、韓國總統樸槿惠等政要就將飛往緬甸,出席明天(13日)舉行的東亞峰會,結束上述兩個會議之後,領導人們還將從亞洲飛往大洋洲,出席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舉行的G20峰會。
  據稱,由於美國總統不可能一年專門到亞太來兩次,幾個亞太地區行程都比較緊湊,這也可能是部分原因。往年確實是這樣,一般都是10+1、10+3在東亞峰會,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協調主要領導人日程。
  明年東亞峰會將成立10周年。10年來,成員不斷增多,影響日益擴大。魏玲表示,中方將繼續堅持峰會“領導人引領的戰略論壇”的性質,與有關各國一道,科學設計峰會未來發展方向。
  魏玲表示,今年東亞峰會很重要,原因是峰會正面臨調整,距東亞峰會2005年第一次召開到現在也有10年了,明年(2015年)又要回到馬來西亞,等於第二個十年的開始,所以今年到明年這段時間非常關鍵。
  魏玲認為,東亞峰會的最初設計是想以東亞峰會取代“10+3”,即東盟10國加中日韓三國,13個國家以次為框架來建設一個東亞共同體,但後來因為各方力量博弈變成了“10+6”,加上了奧地利,隨後美俄又加入變成了10+8,還有一些其他如歐盟等域外國家和組織。成員是要無限擴大還是限定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就成為了問題,如果它擴大勢必越來越鬆散,實際能起的作用也就越來越小;第二,它的性質如何,未來在地區秩序變化當中作用是什麼?因為東亞峰會是唯一一個美國可以參與的多邊地區領導人參與的機制,所以美國也想發揮更大的作用,東亞峰會目前尚定位為領導人引領的戰略論壇,但美國想把它做成一個政治安全、更加正式化、更具有約束力的機制。東盟是否同意、其他地區其他成員有沒有自己的想法,可能還會形成地區架構的爭論和競爭,因此,魏玲認為今明兩年的東亞峰會非常關鍵。  (原標題: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順序變化 今明年或成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v28fvvau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